本报讯(记者 陈培华 通讯员 金骏 杨秀娟)在嘉兴市南湖区,有家小民企为了保护自己的专利,无奈之下拆掉了自己的厂牌。
“我们公司自主开发的专利产品俏得很,但是技术含量低,就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找上门来,借参观之机‘偷’走拳头产品,才出此‘拆牌下策’。” 企业总经理周建华这样告诉我们。
这家小企业就是嘉兴市中联通讯器材有限公司。周建华拿着一尺多高的专利档案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百分之百的产品都是自主开发的专利产品,专利技术百分之百转化为产品,创造了经济效益。”
“中联”从2000元钱起家,当时身为电信线路操作工的周建华看到了通讯线路安全保护器材的市场前景,但苦于没有成熟的产品。从1995年开始,他“网罗”了两名机械工程师,一起进行科研创新,第一年就有一项产品获得国家实用专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目前,该企业共有23个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权,并全部投入了生产,去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为了维持创新动力源,“中联”每年将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最近还成立了线路安保技术研发中心。目前,“中联”已形成七大系列100多个产品,占据国内线路安保市场的“半壁江山”。
为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中联”和新进员工签订保密协议,而职工的工资单上也有一笔特殊的奖金——保密补贴。周建华告诉我们,为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厂里与一些技术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借力提升产品的“防盗系数”。最近,企业还准备与一所高校合作,研发高端的智能型线路安保产品,只有这样,别人想“偷”拳头产品也“偷”不走了。
编后:摘厂牌保护专利技术,说明“中联”真正意识到了科技对企业的重要性。但摘厂牌只能防一时,科技含量不高的小企业,“防盗”上策应该是提高技术含量,注重自主发明,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独占鳌头。“中联”已采取积极行动,希望更多的企业像“中联”一样,积极创造更高水平技术专利,使“浙江制造”真正成为“浙江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