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雪豹真容亮相天山主峰
送别“昆曲妈妈” 昆曲后继有人
冬奥会蒙上兴奋剂阴影
雪上比赛“靠天吃饭”
大雪来袭 比赛受阻
体坛短波
巴勒斯坦队客场叫板 中国足球队准备就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送别“昆曲妈妈” 昆曲后继有人
浙昆“镇团之宝”将搬上舞台
  本报杭州2月20日讯 (记者 刘慧) “八十年泛舟艺海饱经雨雪,风浪无怨无悔无憾也无求;一辈子苦守梨园历尽曲折,艰辛可圈可点可感更可敬!”今天,浙江殡仪馆人头攒动,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全国昆曲界人士,噙着泪花;香港、台湾及日本、美国等地,如雪花般飞来的唁电告诉人们:浙江昆曲界最后一位传字辈老艺术家,已走完了她92年不平凡的岁月——她就是被大家亲切称为“我们的昆曲妈妈”张娴。

  “昆曲妈妈”的小儿子周世璋关于母亲的回忆,如同一幅幅永恒的画面:1915年7月出生于上海的妈妈,15岁开始登台,1948年,妈妈与昆剧大师周传瑛结为伉俪,成为“国风苏滩剧团”的第一名旦。从30岁开始,张娴随周传瑛学习了很多昆剧大戏和折子戏,并掌握了不少昆剧花旦表演的精髓。这些精髓一直伴随着张娴,上世纪80年代起她先后录制了30余种经典剧目的音像资料。为传承昆曲艺术,张娴辛勤培养了几代演员,如今全国各大昆剧团里所有演杨贵妃的闺门旦都是她的学生。2002年,张娴荣获了文化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颁发的“昆曲艺术事业特殊贡献奖”。

  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感叹,我们无法阻止老艺人远去的脚步,但我们可以尽力留住他们曾经创造的艺术。即使是在昆剧最不景气之时,在与传字辈的合作中,“昆曲妈妈”出色地完成了传承昆曲的时代使命。在纪念洪升诞辰150周年的演出中,她把杨贵妃演绎得美艳绝伦,艺惊剧坛。周总理观后称誉:《长生殿》是中国的一出古典华丽的民族大歌剧。

  20世纪50年代在杭州演出《长生殿》,田汉看完,盛赞张娴的演技,这部戏被拍成了戏曲画册,“杨贵妃”的形象至今令人惊艳。

  今天,昆曲界许多人士表示,在传字辈老艺术家们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正是他们对昆曲艺术的传承创新,这种对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将激励后辈进一步光大昆曲艺术。浙昆演员章月红难忘“昆曲妈妈”教她的那出《斩杨》,“因为这出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昆曲妈妈’会演,如果‘昆曲妈妈’不教她,早就失传了。”林为林告诉记者,近两年来,浙昆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将陆续整理出50多台大戏和280多出折子戏,一些被称为“镇团之宝”的老剧目,如“昆曲妈妈”当年的看家戏《鸣凤记·斩杨》等,都将一一复排。

  如今,浙昆为最后冲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全团上下拧成了一股绳。去年年底,他们邀请了北京、上海的有关专家对《英雄罪》进行会诊,争取进一步完善该剧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今年3月,最新版本的《英雄罪》将完成,无论是剧名,还是主要人物个性都将进行调整。今年,《英雄罪》计划完成200多场的演出。该剧将在不失昆曲韵味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使传统的昆剧艺术之花绽放出时代光彩。

  左图为张娴出演《西厢记·琴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