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把环保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田保姆”送技到田头
杭州萧山成立 国际创业中心
磐安山区农民 有了健康档案
大雪纷飞 暖意浓
雪地里,一群身影分外忙碌
大雪天,一份关爱尤其温馨
受冻时,一句叮咛十分温情
丽水摄影:用镜头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寒意中,一声问候特别暖心
一份喜忧参半的“答卷”
无标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2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把环保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吴妙丽
  调查主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调查对象:浙江大学讲师、环保志愿者阮俊华

  “我一直有个绿色的梦想:希望环保不仅成为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职责,而且能够成为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人人身体力行,从而使我们的家园充满绿色,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青年讲师阮俊华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由衷的热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阮俊华2003年获得第七届 “地球奖”,去年10月他又荣获首届“中国民间环保优秀人物”称号。如今他在衢州市常山县挂职服务地方建设。多年来,他一直以一个环保志愿者的身份,致力于青少年环境教育和社会环保公益事业,求索着自己的“绿色人生”。

  在一个冬日的下午,记者采访了阮俊华。他递给记者的名片特别薄,并且每张背面都“花样”不一。他说:“名片是自己设计印刷的,用废纸制作。我一直提倡双面用纸,环保就应该这样,从身边小事做起。”

  记者采访之前,他刚刚打完一个与环保相关的重要电话。原来,阮俊华正在四处联络企业,争取在我省筹建一个民间环境发展基金,用以资助和奖励省内个人和团体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的环保相关项目,为全省各地公众参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新的平台和载体。“目前我省还没有建立起一种民间自主发起的对公众从事环保公益事业的激励机制,今年,我想联合有关企业把这件事做起来。”

  阮俊华今年的计划还很多:利用省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来联合和团结社会各界更多的环保志愿者,让公众参与环保的层次更为丰富;团结更多不同行业的精英,推出更多的环境宣教实践活动;通过浙江大学生绿色论坛更好地整合全省各高校环保社团资源,在青少年中积极开展大学生环保秀、环保训练营、省青少年绿色营、省母亲河典礼等环境实践活动,推动公众环境教育。所有这些计划的核心是,提高公众环境素养。

  在阮俊华看来,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必须具备环保情感、环保知识、环保技能、环保道德、环保行为五个要素。“但现在让社会公众把环保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还比较困难。不少人还没有养成最基本的环境素养。”阮俊华认为,今天的环境意识就是明天的环境质量,政府除了抓好清洁生产、环境管理、环境整治、环保法制建设外,还应当切实抓好公众环境教育,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以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保。

  身为省青联委员的阮俊华显得分外理性。“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联合起来,就可以拯救地球。”记者了解到,由阮俊华牵头发起的国内首个省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专业性分会“绿色浙江”, 2002年4月正式成立后,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环境保护各个领域。从我省首次民间大型环保义演、废旧电池回收、拒绝白色污染、爱护野生动物认养活动、共建绿色社区等义工活动,到可可西里的呼唤、绿色浙江观鸟、拯救黑颈鹤等,大型活动层出不穷。

  “我期待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名生态保护志愿者,学会环保地生活。只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都全面高度发达的社会,才是我们追求的全面小康社会。”采访结束时,阮俊华再次表达了诚挚的心愿。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