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副科级干部的追悼会会出现这样特殊的场景:温州市分管农业的领导以个人名义送来了花圈,县里四套班子的领导来了,外地求学的学子来了,深山里的“泥腿子”走了两小时山路也来了。
这样的场景,就出现在2月14日平阳县农技人员钱玉夫的追悼会上。
钱玉夫是平阳县农业局的退休干部、平阳县雪雁蘑菇专业合作社的“领头雁”。他从事蘑菇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40多年,将食用菌发展成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当地领导夸他“为温州农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老百姓亲切地叫他好人“钱蘑菇”。2月12日,他因肺癌病故,终年62岁。他的去世,在平阳引起了一场“地震”。
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聪明人,傻子?
钱玉夫很聪明。他研究出来的多项蘑菇栽培技术,均为全国首创,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用生麦粒制菌种的研究,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降低了生产成本,种出来的蘑菇品质也有很大提高。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在全国种菇业中推广使用。
钱玉夫将满山遍野的茅草收割下来,经过技术处理后成功代替了稻草,当作种蘑菇的原料。老钱出版了三本专著,荣获18项科研成果。
钱玉夫很“傻”。他教农民用的都是土办法,“笨”办法。去年8月,他已经重病在身。但他仍爬了两小时的山路,到贫困山区怀溪,给菇农上培训课。曾陪他一起去的学生陈成至今心痛不已:“钱老师平时都是站着讲课,那天他只能坐着讲,喘不过气来的他只能讲讲停停。就这样,他还讲了两小时。”
老钱从来都是手把手地教菇农。宋埠镇下陈村的七八户农民自己种的蘑菇长不出来,跑到合作社里来请教。老钱答应帮他们看看。就这样,老钱自己搭公交车,每个星期都要跑到村里去指导,就这样坚持了近半年,直到菇农都学会为止。
在钱玉夫编写的蘑菇栽培技术书籍里,他提出了农技辅导员“十戒”:一戒没有科学依据瞎辅导;二戒走马观花“送好式”辅导;三戒处理问题一刀切;四戒保守思想作怪;五戒扩大事态恐吓菇农;六戒传递式或广播式“无线”指导;七戒酒后糊涂辅导;八戒夜郎自大骄傲自满;九戒索取不义财物;十戒生活作风特殊化。乡亲们说,老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紧箍咒”。
穷人,富人?
钱玉夫很穷。老钱常年穿的衣服袖口都破了边,抽的烟都在5元钱以下。为了给困难的菇农筹集发展资金,他把自己家的住房都抵押了。老钱生病后,去上海看病的4万元钱,都是跟平阳县农业局借的。老钱去世后,留给儿子最大的一笔遗产就是一大堆诊疗票据。
钱玉夫很“富”。在外人看来,合作社搞得那么大,老钱应该很有钱。种的蘑菇卖不出去怎么办?老钱大手一挥,“我保护价收购!”朴实的菇农感谢老钱的方式就是拉他到家里喝土烧酒。老钱走到哪里,都有喝不完的农家酒。老钱常说,农民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在农民心里就有多重。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老钱就给贫困山区上学的菇农子弟发“奖金”。老钱的儿子钱云勤告诉记者,资助学子这些事老钱都瞒着家里。在父亲的追悼会上,钱云勤见到顺溪女孩叶某哭得泣不成声,他一打听,才知道小叶从小学开始就得到老钱资助,现在已是山西农业大学的大一学生。这样的孩子,钱云勤现在知道的就有10多个。
怕死,不怕死?
钱玉夫不怕死。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后,老钱没有在家里休息,还是一心一意办合作社的事。跑项目、要资金、谈发展,老钱的身影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出现得更多了。大家劝他多休息,他哈哈一笑:“没事没事,生命在于运动!”
钱玉夫“很怕死”。他觉得很多事还没做完,他不能死。合作社的游汝标说,老钱去世前几天,专门打电话把他们叫到病床前交代今年要把保护价调高,绝大部分利润要返回给农民。钱玉夫跟他们说,还有几个心愿没完成:一是合作社的产权证还没办下来,发展资金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二是蘑菇价格不稳定,合作社只能进行初加工,收购的能力有限,农民的利益没保证。下一步要想办法发展保鲜技术,提高附加值。
温州市农业局副局长王蛟虎说:“老钱干事业的心太急了,他的病是急出来的。”
目前,雪雁蘑菇专业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已达2200亩,入社农户1063户,生产基地已经辐射到江西、贵州等省区;预计今年每户可增收1万元以上。温州和平阳的农业部门已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学习钱玉夫先进事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报平阳2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