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展区位于“地方厅”的打头位置,展区最显眼的地方陈列着傣族的“贝叶经”。枯黄的棕榈叶用线绳串成一摞,每片叶子上浮现一行行的文字。“先将贝叶棕的叶子脱水、晾干,然后用傣文在其上书写小乘佛教经典。这种‘贝叶经’流传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祁庆富介绍说。
据说,贝叶棕树与佛教密切相关。在西双版纳地区,流传着“哪里有寺庙、哪里就有贝叶棕树”的说法。寺庙里的僧众就用周围的贝叶棕树叶来书写经文。由于贝叶棕树只能够存活60年,再加上人为破坏,如今已经所剩无几。
“据我了解,西双版纳的橄榄坝原来还有5棵贝叶棕树,它们成为西双版纳的象征。有套‘祖国风光’的邮票,头一枚就是西双版纳的5棵贝叶棕树。不过听说最近又死掉两棵了。”祁庆富遗憾地说。
“贝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实际上,在纸张和印刷术没有普及以前,树叶是佛经的最初载体。据考证,佛教发源地印度所使用的也是‘贝叶经’。”祁庆富乐着说,“你看《西游记》里唐僧从西天取回的佛经都是印在纸上的,掉到河里湿了得晾,风一吹还给刮跑两张,这其实是不符合历史的。唐朝年间的话,唐三藏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应该就是‘贝叶经’。”
专家表示,参展的两套“贝叶经”书写于清代,内容是《玛哈维先达拉传》。“贝叶经”的制作工艺和书写技巧一直没有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