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梁希森现象的启示
一位首席工人眼中的自主创新
县人大代表给 市人大代表“打分”
仙居近30万农民免费体检
民盟浙江省委会召开九届五次全会
天价“黄金书”究竟谁来读
我省启动新农村小康健身工程
少数民族外来建设者 旁听义乌市政协会议
嘉兴携手同济大学推动新农村建设
10家“世界500强”落户拱墅
无标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售价上万元 是“书”不像书
天价“黄金书”究竟谁来读
  本报杭州2月14日讯 (记者 刘慧) 19600元一套的《孙子兵法》、22800元一套的《论语》……今天,记者在浙江图书馆一楼大厅的展览室里看到,这些年前不时在报纸和电台广告中推介的“黄金书”,现在却显得有几分冷清。面对这些价格昂贵的“黄金书”,人们都在心里打上了这样的问号:“黄金书”还能称为书吗?出版这样的书图的是什么?

  到底什么是“黄金书”呢?记者看到有一款“黄金书”的说明这样写道:“999高纯度黄金制造,装裱7米长的卷轴画卷,卷轴及外盒由珍稀的紫檀木手工雕成。” 如《论语》16开,48页金页,封面镶嵌孔子纯金头像;黄金版《孙子兵法》16开,40页金纸,封面镶嵌3克重纯金孙子纪念章一枚。黄金书不但用料制作如此奢侈讲究,价格往往也贵得惊人。

  那么,这种书在书店有售吗?下午,记者又前往延安路庆春购书中心打听,得到的回答是:书店早已不卖这种图书了。当记者问为什么不卖时,营业员说,“黄金书”尽管具有书籍的外观,但它已经丧失了作为书籍应有的阅读功能,因此严格说来不是书。身旁的一位老者笑道:“谁会为了读《孙子兵法》花上万块钱买本‘黄金书’?你想想看,5公斤重的书翻起来多不方便,这种书没法读。”

  不少人认为,书籍的基本功能是阅读,是用来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而“黄金书”不知道要传承什么。今天来浙图还书的退休教师李发明认为,制售“黄金书”,弘扬民族文化是名,赚钱是实。而正在浙图借书的大学生李宏则坦言,有些“黄金书”还打着纪念伟人的旗号,其实要真正纪念伟人,就应该学习伟人的思想。“黄金书”炫耀的是一种奢靡之风,传播的是低俗文化,很可能成为 “雅贿”载体。

  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人士担忧,黄金是外在的东西,这种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的天价书,已经从文化产品演变成纯粹的奢侈礼品,失去了图书原有的精神内涵。真正的读书人,什么时候需要戴着白手套,拿着防伪检测器看书?他们认为,出版界不能本末倒置,否则买书人和读书人将越来越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