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情人节”这个词在许多人之间传递着,特别是年轻人,他们交流着各自的计划,或相约唱歌跳舞,或是聚餐喝茶。今晚,记者来到杭城街头,发现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一股温馨甜蜜的味道,不时可见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的年轻人。鲜花、巧克力、小饰品、烛光晚餐,朋友、情侣间互相赠送礼物,享受欢愉时光。中国的年轻人以自己的方式过西方的情人节,享受着节日的快乐,折射出他们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显露出年轻人的文化自信。
今天,杭城的商家大做情人节文章。延安路上一家花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情人节这一天是旺销的日子,前些天他就备足了货源,并早早地在门口拉起了广告。当记者问起鲜花价格时,他笑而不谈,只说节日里当然要比平时贵一些,卖得最好的当然是象征爱情的玫瑰。
涨价的不只是鲜花,今晚杭城很多影院的电影票价也上涨了10元,但这并没有阻止人们的脚步。庆春电影大世界的刘敏健告诉记者,情人节这一天影院向来是很火爆的,平时不太卖座的电影也会有不俗的票房,早在前些天就已经有人来订票了。陪女朋友来看电影的刘俊翔说,难得过一次情人节,可以出来开心一下,票价贵了10元钱也无所谓。
看商家的热情,似乎情人节在中国已成普遍的习俗,似乎情人节背后的外来文化也被人们全盘接受。事实并非如此,不少年轻朋友喜欢过情人节是认为情人节里可以和爱人、朋友聚在一起,互相赠送礼物,增进感情。至于情人节在西方怎么样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在乎。
并不是所有人都把情人节视作必不可少的情感载体。正在读研究生的陈飞说:“我一直都没有过西方情人节的习惯,中国也有自己的情人节,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过呢?”不过他对人们过情人节很宽容,认为过节只是抒发情感的一种载体,只要觉得快乐就行了。
回顾人们对待情人节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当情人节初入国人视野时,人们大多持谨慎态度,满脸疑惑。后来,有些人开始盲目追捧情人节,把它作为是否时尚、新潮的标签。时至今日已很少有人把是否过情人节作为标签了,更多的中国人面对情人节表现出一种从容、宽容。
大三学生小胡说,前天她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过元宵节,还去看了看花灯和表演,充分感受到欢乐、祥和。今天,她要和男友相约去吃西餐。她说:“谁说过中国节日土,过外国节日洋?!我倒觉得,中国传统节日醇厚,洋节比较新鲜。”
家住朝晖的退休教师王老师甚至认为,情人节已经“中国化”了。此话不假,记者注意到,今天杭城不少年轻的情侣趁着大好阳光去登山游湖,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沈怡然晚上还打算和男朋友一起,约几个同学聚餐,然后去歌厅玩个痛快。从事法律工作的袁伟说,西方情人节比较讲究私密,通常是两个人在一起。但他除了给女朋友送玫瑰和巧克力外,还要和朋友们一起玩,图个热闹。
前天,国人欢欢喜喜闹元宵的景象仍历历在目,今天,人们又从容面对情人节,这正是中国人文化开放和自信的表现。
(本报杭州2月14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