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今日点击
3  4  
PDF 版
时代呼唤杰出科学家
无标题
王选:当代毕昇归去
王选与印刷革命
哈马斯突然更换总理人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哈马斯突然更换总理人选
哈马斯加沙领导人哈尼亚浮出水面,他曾担任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的办公室主任
  

  沙特《中东报》12日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决定推选其加沙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为下届总理人选,而不是先前报出的加沙企业家贾迈勒·胡达里。

  赢得立法委员会选举后,哈马斯到底推举谁出任下届总理?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个名字进入视线,而伊斯梅尔·哈尼亚是三人中唯一来自这个激进派别内部的人选。

  哈马斯最后的选择

  来自加沙和流亡国外的哈马斯领导人2月初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传与会领导人一致推举非哈马斯成员作为新政府总理人选,加沙企业家胡达里浮出水面。

  但是,哈马斯最高领导人、流亡叙利亚的哈立德·马沙勒并未证实这个消息。记者追问之下,他仅表示:“胡达里是个值得尊重的巴勒斯坦人。”

  不愿透露姓名的哈马斯官员说,如果胡达里未获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认可,或者他本人不接受提名,“备用人选”将是现任国民经济部长马赞·萨纳克鲁特,此人具亲哈马斯背景。

  “如果由非哈马斯成员出面组建内阁的努力全部失败,”这名哈马斯官员告诉法新社记者,新总理人选将从哈马斯内部诞生,“伊斯梅尔·哈尼亚将是我们的选择。”

  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哈马斯内部享有很高威望,对外政策务实灵活。值得担心的是,这个名字是否能为美国和以色列接受。

  土生土长加沙人

  哈尼亚1955年出生于加沙城边缘、靠近地中海的海滩难民营。那里居民大多捕鱼为生。哈尼亚在贫穷与动荡中长大,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确切出生日期。

  1987年,32岁的哈尼亚进入加沙伊斯兰大学学习阿拉伯文学(一说他“1987年从伊斯兰大学毕业”),很快在这所宗教激进势力强劲的学校中,成为学生运动活跃分子。哈尼亚入校同一年,哈马斯组织在加沙成立。

  当时,加沙地带处于以色列全面占领下,已故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及法塔赫组织还没有回到加沙,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尚未成立。

  以色列当局1989年宣布哈马斯为非法组织,取缔一切活动。1992年,以色列将哈尼亚与其他400余名哈马斯成员一道,驱逐到黎巴嫩。第二年,哈尼亚获释重返加沙,立即升任伊斯兰大学校长,并成为哈马斯学生运动首领。

  已故哈马斯精神领袖、创始人艾哈迈德·亚辛十分器重哈尼亚,1998年起任命他为自己的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外联络。哈尼亚与亚辛两家私交甚密。与阿拉伯国家使团会谈时,哈尼亚的孩子们会在亚辛家院子里玩耍,等候父亲。

  哈尼亚实际上是亚辛的使者,代表哈马斯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及相关各方谈判——秘密或公开地。即便在哈马斯与自治政府关系紧张时期,哈尼亚仍是这个组织对外沟通渠道。

  死里逃生接班人

  “对外渠道”身份,似乎给了哈尼亚一块“免死金牌”。哈马斯核心领导层中,唯有哈尼亚,没有遭到以他为直接目标的“定点清除”行动。但是,身为亚辛的办公室主任,难免遭池鱼之殃,险些丧命。

  2003年9月6日,亚辛在哈尼亚陪同下会见另一名哈马斯官员,地点在加沙城一栋三层住宅底层。亚辛和哈尼亚原计划留下来吃饭,会后却改变主意提前离开。正当亚辛、哈尼亚在保镖护佑下坐进停在楼后空地上的汽车,一枚重达250公斤、外号“大锤”的炸弹一头栽进他们刚刚聚会的小楼爆炸了。

  此时他们不敢在车内久留,更不敢驱车离开,因为汽车是以色列实施“定点清除”重点对象。保镖一把抱起亚辛,闯进附近一户人家,轮椅留在车里。

  户主自告奋勇,说他十几岁的儿子下肢瘫痪,也有一辆轮椅。于是,他们用黑布将户主儿子从头到脚包裹起来,放上轮椅,由亚辛的一名保镖推出门,一路高喊:“让开!给亚辛让路!”直奔舍法医院。而哈尼亚和真正的亚辛,直到几个小时后,一切完全平静才悄悄离开现场。

  2004年4月17日,哈马斯举行大型集会。刚刚接替亚辛出任一号人物的原发言人兰提西为躲避以色列追踪,并未露面,改由哈尼亚主持。面对数千名头戴哈马斯标志性绿色遮阳帽的支持者,哈尼亚语调高亢、声情并茂地发表演说,号召“抵抗到底”。

  第二天晚间,兰提西遇刺身亡,哈马斯头上的阴云更加浓重。

  哈马斯五人核心领导层中,仅剩下哈尼亚与马哈茂德·扎哈尔。哈尼亚平时比大多数哈马斯领导人低调,年纪又轻,此时却坚持出现在公开场合,充当发言人,一时间人气大涨。

  出于安全考虑,哈马斯没有马上宣布接替兰提西的“掌门人”,但外界普遍认为,哈尼亚与扎哈尔实际上就是哈马斯的领导人。2005年年底巴勒斯坦地方选举和2006年1月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哈尼亚都是哈马斯组织头号候选人。

  低调务实求变通

  哈尼亚留板寸头、头发灰白,蓄络腮胡。他通常以一身棕黄色西服示人,打扮西化,爱踢足球,往往笑脸迎人。

  哈尼亚在哈马斯领导人中相对温和、务实。早在1996年,哈马斯抵制法塔赫主导的自治政府选举,哈尼亚却主张积极参与。

  美国纽约大学国际研究中心教授阿隆·本-梅厄认为,哈尼亚是个“理论家”,其实他与其他哈马斯领导人没有本质差别,只是“战术不同罢了”。

  哈马斯在2005年底巴勒斯坦地方选举中一度领先,哈尼亚称这表明“大部分巴勒斯坦人赞同武力对抗以色列”。以色列媒体解读此言为“支持暴力”。

  哈尼亚在此次立法委员会选举前后多次发表公开声明,采取更为模糊的字眼,淡化暴力色彩。他说,哈马斯“将根据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进行抵抗”。

  他还表示,哈马斯虽然赢得选举,却不想“单干”,期待与法塔赫组成民族联合政府。

  俄罗斯总统普京9日向哈马斯发出访问邀请,哈尼亚立即接受。他还计划率哈马斯代表团巡访主要阿拉伯国家,争取外部支持。

  能否为美以接受?

  哈尼亚一旦成为新总理人选,最大障碍莫过于美国和以色列是否接受。哈尼亚在哈马斯赢得立法委员会选举后表示,这个组织不会承认以色列,因为“以色列并没有遵守巴以双方曾经签署的和平协议”。

  承认以色列、放弃暴力,是美国向哈马斯提出的两项最主要条件。哈尼亚能否在这两个问题上,令西方世界满意?

  是否承认以色列,哈尼亚也许尚可使用模棱两可的措词;是否解除武装,牵涉到巴勒斯坦内部,哈马斯能否得到利益保障。先于新总理组阁,阿巴斯考虑亲自兼任安全事务部长,紧接着又任命法塔赫大员为安全部队副总司令。

  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马沙勒13日表示,如果以色列撤离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哈马斯可以结束针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但并没有谈到是否“解除武装”。

  以色列则发出明确信号,不会与“哈马斯、组成哈马斯和依靠哈马斯的任何人展开任何谈判”。所以,无论谁出任巴自治政府新总理,只要具有哈马斯背景,就不能为以色列接受。

  巴方正在酝酿的对策是,哈马斯主内、阿巴斯负责对外谈判。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哈马斯整个组织中,流亡叙利亚的哈立德·马沙勒地位最高,对外声明第一时间大多由马沙勒发出,哈尼亚只是巴勒斯坦境内最高领导;而今年3月以色列总理选举结果揭晓之前,巴以关系不会取得重大突破。

  周轶君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