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的中国,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人均预期寿命逾八十岁,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达百分之百……”这是日前某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为我们描绘的“现代化”蓝图。
笔者注意到,虽然与去年的2005报告相比,今年的现代化报告开列的现代化指标范围更广,数据也更为详实。但上述这些数字化的现代化展望是否足以描述我们所期待的现代化?或者说,现代化的真正内涵底蕴是什么,是否能用数字完全概括?在笔者看来,所谓现代化,不仅是各种经济社会先进指标数据的综合或者叠加,更在于社会环境本身的现代化,比如民主法治的制度环境、健康开放的人文环境。此外,我想,现代化既然叫做“化”,那么,其内涵就不应只是追赶遥远目标、终端结果意义上的,也应该是指向追求过程、行进道路本身的,因此,如果我们过于耽于美妙的现代化数字前景,汲汲于在世界上的现代化排位座次,而不能脚踏实地、筚路蓝缕地从眼前的实务做起,从现代观念培养、精神哺育这些更为朴素的现代化方面做起,那么我想,不仅上述现代化蓝图会流于虚幻缥缈,而且脚下的现实也难免因为缺乏清醒认识而变得盲目浮躁。(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