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串起西子湖畔的历史文化“珍珠”
“科技王国”的比翼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街一设计”、“一巷一内涵”。杭州下城区的100多条背街小巷,经过一年的改造后,变得既整洁漂亮,又保留、恢复了各种历史古迹。那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打造出一个个优美而动人的“城市记忆”,提升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品位,为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增添了光彩。
串起西子湖畔的历史文化“珍珠”
■本报记者 杨新元 刘一丁 本报通讯员 赵 明
  春节期间,杭州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而杭州下城区的许多背街小巷里,同样热闹非凡。

  人们在万寿亭街寻访南宋御街的遗韵,在狮虎桥路探访原中共浙江省委秘密机关的旧址;在青云街体味古代考生跨登云桥、过青云街,进入贡院蟾宫折桂的心情;在岳官巷8号吴宅中欣赏清代官宅府第的精美建筑,感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经过一年的背街小巷改造,杭州下城区的100多条背街小巷面貌大变。

  昔日坑坑洼洼,破旧不堪的小街小巷,如今变得整洁漂亮,道路平坦,实现了背街小巷“四化“(清洁化、街区绿化、道路亮化、管理有序化)的目标;

  “一街一设计”、“一巷一内涵”。经过对寻常巷陌历史遗存的重塑、恢复,打造出一个个优美动人的“城市记忆”、“小巷印记”,如串起的一颗颗历史文化“珍珠”,在西子湖畔熠熠闪光;

  “一街一特色”、“一巷一文史档案”。那深藏在背街小巷里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仿佛一曲曲古朴优雅的旋律,让杭城百姓陶醉,让外地游客流连,为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下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自汉后成陆后,隋唐至吴越渐为市井,南宋时日趋昌盛。明清以来,这里更是“机杼之声,比户相闻”,成为杭州丝绸手工业的中心。

  这里,一座古亭,传颂一段百年佳话;一口古井,留下一段久远的回忆。像孩儿巷,就因文采斐然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与宋代大诗人陆游永久地联系在一起。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很多就植根于老百姓家门口的小街小巷里。

  2005年,下城区委、区政府根据市里的要求,开始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

  所谓背街小巷,是指城区主要道路以外,宽度在30米以内的道路。为了让历史的文脉在城市改造中得到延续,这里的背街小巷改善工作不仅仅停留在治理小巷环境这一表面层次,更将保护、挖掘小巷的历史文化底蕴放在突出的位置。区委书记翁卫军说:“我们投入近3亿元改造背街小巷,就是为了用心串起西子湖畔的历史文化珍珠,更加凸显下城区和谐、人文、历史的特色,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满意工程’。”

  “一街一设计”,“一巷一内涵”,重塑、恢复寻常巷陌的历史遗存,打造小街小巷的“文化记忆”

  四川籍民工赵世安今年留在杭州过年。大年初一,他约了几位同乡在教场路上唯一的一堵绿墙下见面,然后同去游西湖。

  初一上午,他早早地来到了教场路。可是,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自己定下来的约会地点。

  一年前的那堵绿墙怎么不见了?

  一位老人告诉他:“绿墙在背街小巷改造中已经拆掉了,现在,那里已种上了一片竹林。”

  同乡们知道后,跟他开起了玩笑:“老赵,老赵,地方找不到。”赵世安憨厚地笑笑:“变化真大呀!一年没来,教场路完全变了。”

  是的,经过改造的教场路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了:既宽敞整洁,又有浓郁的文化韵味。

  教场路因地处元教场而得名。位于教场路1号的原杨氏“天缘鞋庄”和30号的周家大宅,均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两层砖木结构花园式洋房。教场路东端的石窟门民居,人们称之为杭州市最典型的石窟门建筑。整条教场路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被誉为杭州市不可多得的“近代建筑博物馆”。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教场路两侧的老房子日渐陈旧,街面店铺招牌杂乱。特别是各种各样的电线杆立在道路两旁,望过去密布的电线似蜘蛛网一般,大煞风景。

  下城区背街小巷改善工作办公室干部杨紫江告诉我们,原先的初步方案中,打算对教场路东端的两层石窟门民居采取重新贴青砖的办法。但是,大多数专家和居民却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样做会对历史建筑造成伤害和破坏。于是,城管部门及时调整方案,决定坚持“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只对石窟门民居大部分立面进行清洗,更换个别已经严重破损的青砖,并对建筑线条重新勾勒,尽可能保持历史建筑的本来面貌。

  经过整修后的教场路,由于坚持了“一巷一文史档案”的维修原则,杜绝破坏性的“改善”,取得了明显的整修效果:原先灰暗陈旧的“天缘鞋庄”,古朴典雅,整幢楼采用亮黄色基调外墙涂料装饰,有历史的沧桑感;冲洗后的石窟门居民住宅,外墙青砖上清晰地露出了当年砖厂的标志,使历史积淀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周家大宅本来用绿色的围墙与教场路隔离,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如今,人们拆掉了这堵绿色砖墙,改用一片天然的竹林作为隔离带,突出了大宅的江南特色,显得更加大方而得体。

  在对现存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保护性抢救,保留历史文化街区原始风貌的同时,他们还对教场路两侧的房屋进行了立面整治,用栅栏美饰空调外机,规范店铺招牌,沿街绿化品种得到合理的调整。

  穿行在今天的教场路上,一边是古朴的青瓦飞檐,折射出历史文化的底蕴;一边是时尚现代的艺术砖墙,展现出当代都市的靓丽景观。这里的一切融合得从容自然,成为杭州提升城市品位、传承历史文脉的典范和实施老建筑群保护的一个完美缩影。

  一个碑廊、一墙连环画、一个历史文化陈列馆,构成了一条“历史文化长廊”,将杭州下城区与岳飞故乡河南汤阴县连在一起,使打铁关路重现历史文化的光芒

  大年初一,天气晴朗,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地。

  地处下城区的打铁关路上,探亲访友的人流熙熙攘攘。人们有的在路口瞻仰着打铁关牌坊的雄伟气势;有的穿行在12生肖石柱间,高兴地与犬石合影;有的走进打铁关路历史文化陈列馆,领略着这条小路的历史变迁。

  大家一个共同的感受是:这条小路有浓郁的文化韵味,值得一看。

  打铁关路43号1单元601室的沈丽华大妈高兴地对我们说:“前几年,这里破破烂烂,坑坑洼洼,车辆通行不畅。现在你们看,整洁大方,还保留了许多历史古迹,这条路被改造得好像是一本历史书,一个风景点。”

  据《艮山杂志》记载:“打铁关在太平乡,西接东新关,置立木栅,看守盘验,早晚启闭,以便农船。”南宋时期,打铁关路一带聚集着一批手艺高超的打铁工匠,“打铁关”的名称也因此而得。

  打铁关路附近有一座“岳帅桥”,相传当年岳飞率岳家军曾在此处安营扎寨。老人们说,岳家军的不少兵器就是在这里打造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风吹雨淋了几百年,打铁关路日渐破旧。而2005年的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使打铁关路旧貌换新颜。

  走近打铁关路口,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10米多高的青石牌坊,上面有书法家刘江的题字:打铁关。走过牌坊,只见打铁关路两旁竖立着12个生肖石雕巨柱,生动有趣,十分可爱。

  打铁关社区党委书记陈连荣介绍说,打铁关路至少有3处值得一看的大作品:在12生肖石柱南面不远处,有一幢新建的仿古建筑,上下两层。古色古香的大门上有一排字告诉人们,这里是打铁关路历史文化陈列馆。馆里着重展示岳飞的历史故事,安置了岳飞塑像和仿制兵器;馆外墙上镶嵌着一块巨大的《古打铁关图》浮雕,历史上的打铁关面貌尽收眼底。

  向南行走不远,便是高2米,长50米的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碑廊。这是打铁关社区专门派人去河南省汤阴县岳飞故里,得到岳飞原迹拓片后,请福建石匠精心刻制的。碑廊对面,是一排浮雕群,27块2米高的青石上,雕刻着岳飞出生、抗金、受害等故事的画面。

  而在打铁关路南段的沿路墙上,还有一卷长长的连环画。画家用彩绘的形式,描绘了当年岳家军英勇战斗的历史故事。

  行走在打铁关路上,我们仿佛走进了一条“历史文化长廊”。

  打铁关路所属的文晖街道工委会副书记邵伟华告诉我们,陈连荣便是打铁关路历史文化“长廊”的设计师。

  今年70岁的陈连荣,17岁时就担任了当年打铁关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个贫农的后代十分喜欢发生在本地的历史事件。在许多人已经淡忘了古打铁关历史时,他却捧着一本清代翟灏的《艮山杂志》,找出了打铁关与岳飞的渊源,并向杭州市领导提出建议,要求发掘岳飞与打铁关的历史故事,使背街小巷重现历史文化的光芒。

  陈连荣的建议被杭州市领导和北京、河南的历史学家完全认可后,他不仅亲自设计了打铁关路历史碑廊和陈列馆等,还根据老人们的回忆,亲手绘制了《古打铁关图》。

  如今,展现在打铁关路上的浮雕《古打铁关图》,召唤着人们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更深思考。

  让陈连荣欣慰的是,他的努力得到了市民的普遍赞扬,人们将打铁关路当作一个新的历史人文景观。去年秋天,河南省汤阴县岳飞纪念馆的同志慕名来到杭州市打铁关路参观,并同打铁关历史文化陈列馆结成共建单位。他们称赞打铁关社区弘扬了岳飞的民族精神,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街道干部的一个创意,使东园街成了“ 宋词一条街”,麒麟街多了一道“英雄文化墙”,老百姓多了两个领略古今文化的好去处

  “知道吗?杭州城里有一个永远不结束的书法展览。不信,你去‘宋词一条街’上看一看!”

  今年春节期间,不少爱好书法艺术的杭州市民慕名前往东园街,为的就是一睹“宋词一条街”的风采。

  杭州市下城区众多背街小巷乘着改善工作的东风,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并把其中最鲜明的个性作为永久的烙印,刻录在小巷的“记忆”与社区居民的心灵里。“宋词一条街”就是其中的成果之一。

  潮鸣街道办事处主任朱云祥今年39岁,但他从小生长在杭州这块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朱云祥平时喜欢咏读古人诗词,尤其是赞美杭州湖光山色、风土人情的大家杰作,更是他的至爱。街道所辖的东园街是连接刀茅巷和大树路的一条小巷。这里,平平常常,没有古迹可挖掘,没有轶闻可编撰。怎样在背街小巷的改造中,提升东园街的文化品位呢?朱云祥深知一个道理:一张白纸,可以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经过一番思考,他将自己的思路聚集在浩瀚的宋词篇章中。

  杭州作为中国十大古都、历史名城之一,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宋代辛弃疾、苏东坡、柳永、李清照等著名词人流连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或从政,或生活,对杭州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世名作。如柳永的《望海潮》,形容杭州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几百年来口口传诵,令人拍案叫绝。

  据《武林坊巷志》记载,东园巷一带“南宋时巷为东御园富景园一隅,极一时之盛”。朱云祥在多年的街道工作中了解到,作为生活在南宋古都中的杭州市民,与自己一样,对宋词也一直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而书法在下城区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作者队伍。

  一个念头在朱云祥脑海里闪现:何不以宋词这个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来传承南宋文脉,让老街旧巷增添新的文化韵味?他的创意,得到了潮鸣街道干部们的赞同。经过一番筹划,他们决定将宋词与书法艺术结合起来,以碑廊的形式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历史文脉,丰富群众生活,把东园街打造成“宋词一条街”。

  2005年9月,街道通过媒体向杭州籍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及民间书法爱好者广泛征集宋词墨宝。一时间,各界反响强烈,许多书法爱好者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宋词名句,按照“三尺竖幅大小,注明宋词出处、书写者姓名和书写日期”的要求完成作品,邮寄或直接送到了街道。

  短短10多天,就汇集各类作品118幅,既有俞建华、朱馥生、葛德瑞、来仲棣等书法名家的墨宝,也有普通居民的热情参与。82岁高龄的詹瀛生老先生和年仅12岁的张晟熙小朋友,也兴致勃勃地送来了自己精心书写的作品。

  为保证“宋词一条街”书法作品的质量,潮鸣街道于去年9月20日在社区服务中心举行了“宋词一条街”书法评审会,邀请省、市著名书法名家,对投稿作品进行了严格的评审,从118余幅书法作品中精心挑选了50余幅作品,用于碑廊的雕刻。

  如今,“宋词一条街”已经与居民见面。在长约160米,横跨东园社区与艮园社区香樟树夹道的东园街上,我们看到,道路边每隔二三米的围墙石柱上,都有一块高1.6米、宽0.8米、用花岗岩雕刻的宋词书法作品。不时有老人带着孩童在这里驻足,欣赏书法作品,解读宋词深厚的文化内涵。

  “宋词一条街”让古典文学和书法艺术走进了社区,贴近了居民,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同样利用本地特色,在背街小巷改善工作中创新思路,增添文化新内容的,还有凤麟社区的麒麟街等。

  2005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刚刚完成改善工作的麒麟街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米英雄文化墙举行了揭幕仪式。来自凤麟等社区的青少年参加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区的热心党员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英雄们的故事,带领大家参观了新建成的百米英雄文化墙,同学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还来到社区活动室,举行了“讲英雄故事,走英雄道路”故事会,几位小朋友演讲的英雄故事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走在麒麟街上,处处感到文化的韵味。古朴的英雄墙,百米长的英雄浮雕文化长廊,共收集了20块英雄的胸像和事迹石刻。从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近代第一个睁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鉴湖女侠秋瑾、戚继光、郑成功、邓世昌、到刘胡兰、杨靖宇、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欧阳海、雷锋,以及新时期的海空卫士王伟等。这些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总能够让人们热血澎湃,见贤思齐。

  石板有幸刻忠魂,背街小巷铸文明,虽然他们的英雄事迹早已让人耳熟能详,但我们看到,“英雄文化墙”仍不时地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观看,细细品味。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