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行走在台州农村广袤的田野上,乡风扑面而来,那满是耀眼的红灯笼彰显着新年的吉祥。然而,当你走进村头的老祠堂,与农民朋友聊天时,才能感受到那片土地是多么渴望文化的滋润,广大农民朋友需要的不仅仅是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
“不能一年到头看老戏吧”
过大年,看大戏。在路桥前尚村敞开式简陋的广场上挤满了上千的男女老少,他们的目光都聚集在前方高高的水泥台上,那里正在上演经久不衰的传统剧目《五女拜寿》。据了解,正月里,有200家民营剧团在台州的温岭、临海、路桥、玉环等各村镇巡演。
坐在离舞台不远的石阶上,记者在与老戏迷吴有福聊天中得知,台州农村有许多像他一样的戏迷,他们不只对剧情了如指掌,就连唱词、道白都能倒背如流。一些戏迷还走村串户地跟随着剧团看戏,有时一个月就看上20场。这不,温岭戏迷李红霞、玉环戏迷李月琳这两位因戏而结缘的中年姐妹,早就约好看戏时间,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追到了路桥。也有路桥戏迷得知临海小百花越剧团在黄岩王林村上演《洗马桥》,便辗转找到了该团的演出场地连看了好几场。
“可是,我们总不能一年到头都看那么几本老戏吧。一出《五女拜寿》我这辈子看了不下几十遍了!我们希望看到精彩的新戏。”吴有福说出了农村戏迷的心里话。
“还有哪位画家为农民画年画”
俗话说,“有钱没钱, 买张年画过年”。年初三,记者在三门县沙柳镇金板山村,碰到一位自称从天津杨柳青来此卖“财神爷”的中年农民杨建伟。在这个要翻几个山头、穿过29道山弯才能到达的小山村里,杨建伟的“年画”卖得很红火。杨建伟说,其实他手头的年画和以前真正印刷出来的年画完全不一样了,他卖的年画是自己先用绒布做成后再烫上金字,虽说俗气了些,但在农村还是很受农民欢迎。
站在村头晒太阳的周其昌大爷对记者说,他们村虽然有200多户人家,谁家盖了新房、谁家老人祝寿、谁家小孩满月,家里都要贴年画,可如今,还有哪位名画家画年画,还有哪家美术出版社出版年画?周大爷到处打听还有哪家新华书店卖年画。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好书”
“我喜欢读书,可惜农村里能看到的书刊太少了!”在三门隔邵村村头的小店门口,高中毕业后现在家务农的邵丽珍这样对记者说。其实,对目前还算不上富裕的农户人家来说,书价实在是太贵了,所以邵丽珍在进城时,只能为读书的儿子买些教辅书。
乡村老师邵美华告诉记者,现在农民其实十分喜欢阅读,而大家能看到的书都比较老旧,期待有一个看书看报的场所,希望能看到更多新书好书。尤其是乡村的孩子,极其渴望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看到丰富多样的课外读物,比如《安徒生童话》、《小王子》、《爱的教育》等经典童话。而村里的种田人,更希望有指导他们致富的农业科技书。
元宵节就要来了,那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无疑在向我们昭示着农民对新年的期望:如果我们的文化工作者眼睛向下,更多地了解农民的需求,不仅会在农村文化大市场掘到金子,还能使乡村的田园牧歌更加和谐、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