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它已经被写入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
我国有13亿人口,近60%生活在农村。如果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都强调要解决好“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有效措施,农民生活不断有所改善,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在农村,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
实现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不能只局限于农村内部,对于这样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需要有宏观的战略眼光和最广泛群众的积极参加,城里人自然也不能、并且不应当置之度外。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转型,使得我国工业与农业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高度密切,农村的情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社会矛盾往往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源头。统计显示,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已由1985年的1∶2.57扩大到2004年的1∶3.23,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到的多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因素,实际收入的差距可达5倍以上。截至2005年7月中国农村还有绝对贫困人口2610多万人,低收入人口4977万人。
农村矛盾凸现的后果,一是造成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投资、国际市场、国内消费)中内需的“短腿”,极大制约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二是“三农”中的各种问题将导致各种社会风险,如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导致自然灾害,农村卫生落后导致影响国民健康,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导致影响国民经济,农民素质不高导致影响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等等;三是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民拥挤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农业停留在技术水平、商品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低下的状态,必然会诱发和激化诸种社会矛盾,危害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以上这些看起来是农村问题,但同时也是城市问题,实质上是全社会的问题。它决定着缩小工农、城乡差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城里人关心新农村建设,态度决定一切。前提是提高认识。过去我们也讲城乡兼顾,但实际上主要是向城市倾斜。国家为了迅速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以及对农业征收高税赋和低投资的办法,实现工业积累和城市发展。在这样做的时候,还以严格的户籍制度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农民对于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们享受到的社会资源(政治、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生活水平却大大低于城市居民。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上述情况逐渐转变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羁绊,已经到了不改变不行的时候。为此,党中央制定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这意味着统筹兼顾要实现向农村倾斜,它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形成合力。一是政府努力作为。今年将在全国免征农业税,使农民减负220亿以上,中央政府将把上千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到农民身上;二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自主意愿,不搞形式主义,切实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三是增强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城里人关心新农村建设,不只是对农民的同情,更不是恩赐,它是一种历史责任,其效果将反过来惠及城里人的生活。(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