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2月7日讯 (记者 金涛 通讯员 姚志权)随着长兴、建德和开化等地7家煤矿相继闭矿封井,我省正在逐步淡出产煤省的行列。笔者今天从省经贸委获悉,再过两三年,我省将彻底告别长达50多年的产煤历史,今后所需煤炭资源将全部依靠从省外调入。
我省煤矿主要集中在长兴、建德和开化一带,产量最高的年份曾达100万吨。但近年来,随着可供开挖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年产量现已萎缩至三四十万吨。加上浙煤质地远不及外省优质煤,发热量低,含硫杂质多,本身开采成本就高,投入与产出之比并不经济。更要紧的是,小煤矿事故风险系数较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有鉴于此,我省决定采取由政府补助的办法,分步、分批关闭煤矿。
据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透露,2005年是我省闭矿力度最大的一年,长兴长广煤矿率先关闭了其所属的查扉矿和新槐矿两座煤矿,接着,建德的4座煤矿也全部关停,今年初开化也决定关闭一座小煤矿。这样,全省原有的10家煤矿中已关闭7家,目前省内仅剩3家煤矿。
我省不产煤后,会否波及省内煤炭供应?省经贸委建材冶金办公室相关人士明确表示:不会。他说,我省自采煤历史不短,但产量一直很小。而我省煤炭需求的“胃口”相当大,2005年全省耗煤量近9000万吨,今年预计将近1亿吨,自采煤在其中所占的份额可谓微乎其微,外省煤一直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我省目前正着手建立多渠道的煤炭供需保障体系,除已与山西、内蒙古签订了中长期供煤协议外,还打算在山东、安徽、江西等周边产煤省份设立省外“煤库”,并鼓励省内企业到这些煤炭资源地投资办煤矿。与之相配套的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交易体系也在加紧建设中:整合省内现有的1700余家煤炭经营企业,多方开拓经营渠道;在宁波镇海已建成一个大型煤炭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再选择台州椒江、绍兴等地,争取在3年内再新建3至5个规模较大的“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