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衍生物,“香港零关税商品城”(俗称“香港城”)曾在珠三角地区一哄而上,各方蜂拥建设。然而仅过了一年多,多数“香港城”却日显颓势:有的惨淡经营,有的改换门庭,有的甚至陷入清盘关闭的窘境。
曾经红火一时 如今日显颓势
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自2004年1月1日起,1000多种港货可申请零关税直接进入内地销售,港澳永久居民可在广东境内申请个体工商户。于是,珠三角各地纷纷争建“香港城”“澳门街”。
入场经营的港澳个体工商户主要从事服装、金银首饰、钟表、日用化妆品等商品零售业务。
这一新兴的业态曾经红火一时。如广州浚泰百货抢先在北京路推出内地首个香港零关税产品专卖区——北京路“香港零关税商品城”(俗称“香港城”),首期200多个档位被一抢而空,月租价曾高达4000元。开业初期,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最高峰时达到15万人次。10平方米一个的商铺,有的日销售额超过2万元。
然而好景不长。当各地还在上马“香港城”项目时,已建的“香港城”已显不景气。有的商铺尽管租金一降再降,也没人愿意接手,有的香港经营者宁愿放弃押金也要撤出,而留下的商铺有的几经转手,有的干脆无人问津。
备受关注的广州市北京路“香港城”就是突出的典型。2004年1月刚开业时,商城内还有200户经营户,其中194户为港澳人士经营,而记者日前在该“香港城”看到,商场大门紧闭,已准备转业改行了。
三大主因造成“冰火两重天”
从红火一时到迅速衰退,记者调查发现,是三大原因造成了这一局面。
盲目投资导致发展难。CEPA于2004年初正式实施时,内地商界普遍认为兴办“香港城”、“澳门街”等CEPA商业市场是难得的商机,各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加之媒体的热情宣传,珠三角于是遍地建“城”。
然而,各地兴办“香港城”的盲目性较大。以广州市为例,越秀区在北京路开办了“香港城”后,荔湾区随后创办了多家相同定位的商城,其他各区也都进行了同类商业市场的筹备。
其次,“香港城”门槛低、无特色也是致命伤。“香港城”招商和开业之初,大多坚持两大“门槛”:经营者必须是港澳永久居民、进城货物要持有港澳原产地证明书。但一段时间后,许多消费者发现,“城”中的货品有大量是内地产品,甚至还有消费者在“香港城”中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
与此同时,所售产品同质化则是“香港城”难以为继的致命死穴。在“香港城”内,消费者最想购买的廉价港货要么档次太低,要么令人不太放心,还有很多商品与内地产品相差无几,因此受到冷落。
暨南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吴立广教授指出,“‘香港城’在珠三角的迅速衰落,根子在于兴建‘香港城’本身就是种赶巧的短期行为。‘巧’在了CEPA实施后独特的商业时机,但规模和品牌的障碍终是难成气候。”吴立广认为,经营招商把关不严、小型营利性买卖经营短视等造成了“香港城”的先天缺陷。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