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了,今年过这个年最像过年。”一位北京市民这句绕口令般的感慨代表了无数人的心声。看着五光十色的烟花,听着震耳欲聋的爆竹,人们感到,春节这个中国特有的古老节日正在向传统回归。
中国的春节文化也在打动着世界。迎接农历新年的活动在海外一年比一年火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着“过年”,今年更有多国政府首脑出面,高规格地向世界华人拜年。
人们日益将春节看作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它蕴含的传统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专家提出,应该对春节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整理、包装,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品牌。
中国春节深度影响世界
大年初一,数万伦敦市民来到位于市中心的唐人街和特拉法加广场,加入庆贺中国新年的行列。
“我在北京过过年,没想到伦敦竟然有这样热闹的春节。”曾经在北京教了两年书的迈克说。
“这是伦敦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中国文化活动。”伦敦市长利文斯通说。几天前,农历小年的下午,他与中国“超女”李宇春在伦敦牛津街共同启动了特制的中国灯笼,为中国文化推介活动“2006中国在伦敦”揭幕,数以百计的中国灯笼照亮了整个苏豪区闹市。
在很多国家,人们在春节时已经不是简单地看看华侨华人的武术杂技表演,而是正儿八经地学起了中国习俗。在巴西,有些当地人会学着中国人的样买一个“福”字倒着贴,以求新年好运。而巨大的倒“福”字、栩栩如生的狗画像和汉字“新年好”,在法国著名的“老佛爷”大型百货商场内也随处可见。春节前,泰国英文报纸《曼谷邮报》用半个版介绍了中国人过年的习俗,包括打扫房子、买新衣、全家团圆吃年夜饭、拜年等等。
在美国的纽约州,春节已被确立为法定节日。纽约在禁放鞭炮8年之后,为照顾华裔过年的习惯,前年破例“禁改限”,今年大年初一中午在林则徐广场燃放了50万响爆竹;而著名的帝国大厦顶端的1327盏彩灯,全部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喜庆气氛的金红两色。
近年来,国内各界在海外举办了“中国周”之类的各种中国文化推介活动,而在外国人当中最有影响力的,还是春节。正如英国首相布莱尔所说:“春节已经远远超过了华人社团,正成为被越来越多人庆祝的节日。”
春节,中国“和文化”
的最大载体
大年初三,平常不大出门的北京市民刘老先生走在街上,迎面过来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青年,笑着对他说了些什么,便擦身而过。老刘一头雾水,琢磨半晌,才想到那是一句“过年好”,只是说得太生硬,乍听来不像中国话。
德国留学生亚历山大已经连续两个寒假留在南京过春节,和同学一起包饺子、逛庙会。他说:“那些五花八门的玩意儿固然吸引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国人过年时那种喜庆祥和的氛围。”
郑州大学教授高天星指出,春节民俗所传达的亲情、和善、关爱的情感,全人类都是共通的。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面对精神世界的浮躁、压抑,人们的内心深处更加渴望返璞归真,渴望亲切宽容的氛围。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祭祀、抢新衣、请祖先、给老人拜年,这些春节习俗表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传统、注重和谐秩序的思想。
春节传统已延续千年,民俗形式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而每一细节都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2005年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演讲时对中国“和文化” 作了深入阐述,指出“和”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春节正是“和文化”最大的载体,不论从它的精神内涵还是表现形式来看,都应该并且有条件得到全世界的认同。
如何把春节打造成
世界文化品牌
2005年,“江陵端午祭”被韩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让众多国人感到如芒在背。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春节:同样的事情会不会在春节身上重演?中国能否将春节作为重要文化品牌推向世界?
春节无疑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美国《匹兹堡新闻邮报》的一篇文章认为:“中国人的春节相当于我们的感恩节、圣诞节、新年、生日和复活节的总和。” 但在时尚流行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春节这么一个重要节日,也出现了萎缩、淡化的趋势。
要把春节作为文化品牌推向世界,首先要对春节民俗进行保护、发掘。据专家介绍,韩国江陵端午祭之所以胜出,得益于韩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1967年,韩国就把“江陵端午祭”正式列为本国“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开始系统梳理祭典中的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诸般内容,对祭典中的音乐、器物、礼仪,特别是操办祭典的民间艺人着力加以保护和资助。此后又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才得以形成今天的规模。其中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建议国家以法律形式把传统年节保护起来,把春节等传统节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之成为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重要内容。大的方面要保护,节日中小的东西可以单项保护,比如扭秧歌、跑花船都很有价值。保护是政府的一种责任,因为文化资源是国家的,像矿产、森林一样。
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都提出,要把春节打造成世界性文化品牌,必须进行适当的整理和“包装”,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对民俗去粗取精,使之更集中、更系统、更纯粹,还要根据新的时代特点进行创新。
新华社记者 李柯勇 张晓松 杜宇
(据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