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浙江精神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培育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必将有力推进“十一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推动浙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开辟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一、浙江精神的优秀历史传统
浙江山水秀美,人文荟萃。千百年来,浙江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迁徙和文化交融,造就了浙江人民兼有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文化特质,锤炼了浙江人民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生活气度,砥砺了浙江人民厚德崇文、创业创新的精神品格。
远在数万年前,浙江大地就已经出现了“建德人”的足迹。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更是进一步呈现出文明的曙光。夏、商、周三代以降,由于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以及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因素,浙江地区的开发虽然总体上相对落后于北方黄河流域,但浙江文明的发展仍处于不断的累积过程中。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随着北方移民的南迁,先进的学术文化和技术文明催动了浙江地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南宋定都杭州以后,风云际会,政治调整、经济更新、文化重建等各种要素的整合,将两浙地区的社会整体发展提升到了全国的最高水平,并在这个基础上造就了各领域的人才精英群体。到了明、清两朝,以及民国时期,浙江已经成了全国无可争议的财赋命脉和文化重镇。
在浙江人民创造自己灿烂文明史的背后,始终跳动着、支撑着、推进着和引领着他(她)们的力量,正是浙江人民的精神。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从大禹的因势利导、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从钱氏的保境安民、纳土归宋,到胡则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岳飞、于谦的精忠报国、清白一生,到方孝孺、张苍水的刚正不阿、以身殉国;从沈括的博学多识、精研深究,到竺可桢的科学救国、求是一生;无论是陈亮、叶适的经世致用,还是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无论是王充、王阳明的批判、自觉,还是龚自珍、蔡元培的开明、开放;无论是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戒欺、诚信,还是宁波、湖州商人的勤勉、善举;等等,都给浙江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浙江精神得以凝炼成了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观念,求真务实、主体自觉的理性,兼容并蓄、创业创新的胸襟,人我共生、天人合一的情怀,讲义守信、义利并举的品行,刚健正直、坚贞不屈的气节和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志向。她们浑然一体,既流溢在良渚的玉器上、鲁迅的诗文里,也徜徉在西湖的山水间、梁祝的蝶舞中。虽然在不同时期,浙江精神呈现出来的具体形态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是,由上述观念、理性、胸襟、情怀、品行、气节和志向所凝聚的内涵,正如涌动的活水,跳跃、翻腾在整个浙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她们不仅与浙江人民的历史生命相伴,而且更与浙江人民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创造相随。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只有让这源头活水畅流于我们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滋润我们的生命,进一步开拓我们的未来。
二、浙江精神在当代的生动展现
源远流长的浙江精神,始终流淌在浙江人民的血脉里,构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她们“一遇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阳光雨露,全面激活了浙江人的这种“文化基因”。在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能动的经济创造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成为巨大的社会凝聚力;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大省建设,成为核心的文化竞争力。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浙江实际,作出了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部署,坚持用浙江历史教育人民,用浙江文化熏陶人民,用浙江经验鼓舞人民,用浙江精神激励人民,形成了共同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而进一步激发了浙江人民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智慧和勇气,陶冶了浙江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发现商机、特别能化解危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秀品行。
在浙江精神引领下,浙江人民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培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抓住了改革机遇,赢得了发展先机,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格局,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国有经济总量增长了40多倍,国有企业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民营经济在全省生产总值中已占71.3%,个私经济工业总产值等四项指标已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133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8160元,超过3400美元;财政总收入跃过两千亿,达2115亿。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浙江省在被评价的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20位,被评为效力提升最快的地区之一。
在浙江精神引领下,浙江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通过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跳出“三农”抓“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逐步消除“二元”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6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20年保持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58.9%,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在全国各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4%,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计数据表明,我省居民的稳定感、安全感达到90%以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机关效能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创新基层民主形式,建立领导下访制度,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不断健全,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中,我们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从实际出发,把浙江精神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核心和灵魂,始终坚持“两手抓”,把弘扬浙江精神贯穿于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等各项思想教育活动之中,在全国率先倡导和推行廉政文化建设。理论教育和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紧紧抓住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的契机,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服务能力,使浙江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大大增强。
三、浙江精神在新时期新阶段必须与时俱进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浙江精神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推进“十一五”规划的伟大实践中,浙江面对全球化的新挑战、推进浙江发展的新实践、中央对浙江走在前列的新期待,迫切要求浙江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懈追求中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社会道德标准。为此,更需要作为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浙江精神的引领和激励,支撑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与时俱进。我们要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以此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的“求真”精神。“求真”就是追求真理、遵循规律、崇尚科学。“求真”,就是求理论之“真”,坚持不懈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的要求,学以立德,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大力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实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而使理论转化为思路,转化为效果,转化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求真”,就是求规律之“真”,更自觉地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使我们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保持浙江发展的个性和特色,既老老实实地按规律办事,又不墨守陈规,勇于创新,善于创造,始终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求真”,就是求科学之“真”,在科学精神、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和支持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创业、创造的智慧和勇气。要让自主创新的精神真正融入浙江人的血脉里,体现在创业的行动中,以自主技术争先,以先进科学制胜。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务实”,就是要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讲求实效。尊重实际,就是要始终坚持从世情、国情、省情出发,从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实际出发,从全省人民的愿望要求的实际出发。要清醒认识浙江先发遭遇的新挑战、先行遇到的新问题,不囿于以往的经验,不照搬别人的做法,作出符合浙江实际的战略抉择。注重实干,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用宽广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牢牢把握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这一动力源泉,紧紧抓住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一关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全省城乡和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把科学发展观和“八八战略”贯彻落实到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中。讲求实效,就是要进一步树立效率理念,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有“不败祖宗业,更为子孙谋”的思想境界,多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使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所从事的一切事业经得起群众的评价、实践的评判和历史的评说。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的“诚信”精神。“诚信”,就是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要把诚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之基,不仅要弘扬传统的“诚信”美德,更要大力推进以个人为基础、企业为重点、政府为关键的现代“信用”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国家无信不强的观念,使现代诚信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为规范。要把诚信作为公民安身立命之本,着力培育公民高尚道德良知,引导人们诚实立身,诚实为人,诚实做事,做到心底真诚、行为守信,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诚信”公民。在涉外交往中,要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及生活习俗,恪守信约,履行诺言,使诚信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要把诚信作为企业兴旺发展之道,视诚信为“最好的竞争力”,既抓产品,又抓人品,把信用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提升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使企业信誉兴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和展示自身形象的“金名片”。要把诚信作为政府公正公信之源,牢固树立建设信用政府的理念,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严格依法行政,真心诚意为民服务,努力增加政务透明度,使政府真正成为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以为民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来取信于民。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和美与共、和睦有序的“和谐”精神。“和谐”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有和美与共的情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进一步树立生态意识,深刻认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是人类创造生活的舞台。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文明。要有和衷共济的情志,共同创造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要努力营造和谐创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以建设“平安浙江”为载体、“法治浙江”为保障,妥善处理和化解利益冲突,促进不同利益群体平等友爱、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要以共同目标为价值追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共同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和谐社会。要有和悦自适的情操,不断促进人的自我超越与全面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富足,体魄强健,精神愉悦。要从满足“经济人”的生存和安全需要出发,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普遍富裕起来的同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要从满足“社会人”的交往和尊重需要出发,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祥和的社会生活。要从满足“文化人”自我发展与实现的需要出发,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享受创造乐趣,体验事业成就,实现人生价值。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开放”,就是全球意识、世界胸襟,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开放”,就要进一步树立开放理念和兼容胸怀。要在高度的自省中虚心汲取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使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精神素质不断适应开放的世界和全球化竞争的需要,让开放的精神结出更多惠及浙江千万人民的硕果。“开放”,就要进一步增强全球眼光和战略意识。要有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大手笔,具备积极参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的勇气和胆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开放”,还要进一步提升做世界公民的文明素质和人文情怀,关心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共同发展。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励志奋进、奔竞不息的“图强”精神。“图强”,就是勇于拼搏、奔竞不息,就是奋发进取、走在前列。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清目标不动摇,抓住机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停步,把浙江的各项事业做好做强,创造出不辜负时代、不辜负人民的一流业绩。“图强”,就要树立忧患“兢慎”的意识。要弘扬卧薪尝胆、勇于拼搏的精神,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切实做到自豪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务实而不浮躁。要“兢慎”做工作,“兢慎”干事业,审时度势,逆进顺取,不断前行。“图强”,就要增强勇立潮头的胆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要继续发扬“先人一步”、“高人一招”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胆略,化挑战为机遇,转潜力为实力,变困境为佳境。由被动“倒逼”转向主动选择,从“适应性”改革向“预见性”改革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腾笼换鸟”,“浴火重生”飞向新高。“图强”,就要具有甘于奉献的胸襟。在我们阔步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之际,应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浙江人不仅要有勇立潮头的气概,更应有心忧天下、为全国大局作贡献的宽广胸襟。我们要在推进东部率先发展中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和东部发达省份的交流与合作,要把积极参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事,真正建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临浙江以北脊,壮沧海之宏流。”浙江精神宛如钱塘江水,藏珍纳景,激波扬涛。“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这既是浙江人民对昨天的总结与传承,更是对今天的鞭策和对明天的引领。“十一五”规划壮丽的画卷已经展开,我们要按照“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作为文化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智慧、活力和创造精神,进而让浙江的经济更富强、生活更富裕、精神更富足、社会更和谐。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