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春节特刊·社会
3  
PDF 版
“过年幸福指数”,箭头朝上
我们怎样过年
传统节日兴盛与否,与民族自信心有关
保护还是创新,这是个问题
世界各地华夏子孙过年风俗集锦
美国
法国
新加坡
澳大利亚
加拿大
泰国
英国
缅甸
南非
悲观与乐观,两种态度的对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悲观与乐观,两种态度的对比
  当前世界各民族都在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抢救。譬如,韩国人抢先一步,申请了“端午祭”世界文化遗产,对中国产生了极大震动,也暴露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尴尬。

  高有鹏教授认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语境里,应注重对它的“保护”。

  “年是我们民族对丰收的纪念,是我们民族情感和生活的特殊标志。春节作为希望的象征,是整顿一年情绪,向美好未来重新出发的最佳时机,应该引发对年和春节的特殊认识。过年是对人类情感记忆的特殊纪念。”高教授表示,保卫春节并不是要回到以前的特殊日子,而是提倡对民族文化尊严进行维护。

  与高教授的忧心忡忡形成另外一种对比的是,2005年初,中国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春节即将成为国际性的节日。

  如何将春节发展成为超越民族界限的普天同庆的节日,是丁伟和同事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丁伟认为,春节发展成国际性节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认为,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而春节这个具有强烈中国民族色彩的节日,浓缩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丰富内涵,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外国人。此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习俗,春节不带任何政治色彩,体现的是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它是人性的回归,体现人本思想,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接受和欣赏。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