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严元俭 通讯员 毛朝阳 徐建中) 为了让外来民工过好春节,衢州市近日向他们提供8项文化服务:图书馆借书,押金减半;去网吧上网,优惠至每小时0.8元(一般2元);电影专场,免费进工地……
衢州市有外来务工人员3万余人。近年来,衢州市从就业、户籍、社保、教育、住房、降低创业成本、深化配套改革等七个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地民工来衢州就业创业,并规定所有用人单位都必须为进城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在城镇从事自由职业的民工申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按照同户籍同待遇办理。进城就业农民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其缴费年限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人员,允许其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在民工较为集中的地方,由政府为主出资建设“民工公寓”,廉价出租。
衢州市出台的这些政策,使广大农民工充分享受到有关福利待遇。然而今年1月上旬该市的一项调查显示,37.6%的民工认为,在务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文化生活贫乏超过看病难、工伤医疗保险无保障等问题,排在第一位。不少人工余除了喝酒、闲聊,就是打牌小赌或进录像厅。有的甚至因精神生活贫乏走上了犯罪道路。
从“民工精神文化荒”现象中,衢州市委、市政府看到了民工的期盼。1月中旬,市里在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建起民工文化俱乐部,组织市文化、广播电视等16个部门为民工文化俱乐部出钱出力,把俱乐部打造成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精神家园”。在民工较为集中的建筑工地、工业园区,免费为他们放映电影,至今已放映20多场。民工们下班后进俱乐部,或看书阅报,或打牌下棋,或打球健身。每逢周末,俱乐部还不定期地为民工们开展安全生产、法律知识、科普知识讲座,为民工提高素质创造条件。全市近2万名民工加入了工会组织,持会员证可在医疗、培训、法律援助、住宿、文化消费等方面享受若干优惠政策。
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与同城市民的差别越小,越能留住外来民工的心。在衢州上洋机械公司务工的毛兆川,曾到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地打工10余年,如今在衢已呆了4年。他对衢州产生好感后,不走了,在衢州买了新房,将老婆小孩接来过年,准备明年将小孩安排在衢州上学。他说:“现在,我家已扎根衢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