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向深海进军迈出历史性一步
春节晚会五大看点
北仑请百姓看大戏
上海大剧院 常设低价票
让癌细胞 “亲近”射线
“漂流书”让精神家园更富有
宇宙第一缕光从何而来
父子办起农家阅览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向深海进军迈出历史性一步
本报通讯员 夏士旺 本报记者 肖国强
  今天上午10时,“大洋一号”远洋科学考察船缓缓停泊在青岛港团岛码头。这艘我国最先进的远洋科学考察船,在历时297天、航行43230海里、执行完成了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之后,终于凯旋了。

  20多家研究单位的1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了这次大洋考察活动。其中,来自浙江的科考队员有27名。

  笔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本次科考后半段首席科学家、中国大洋协会总工程师郭世勤研究员等有关专家。

  600年来头一回

  “海洋的春天来了。”上午,在青岛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激动地说。

  因为,这是自60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以来,我国进行的首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环球科学考察,它使我国几代海洋人企盼已久的“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夙愿得以实现。

  深海海域作为一片人类知之甚少的未开发区域,以其所蕴藏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成为世界各国争取海洋权益、发展高新技术、开展外交合作及展示自身实力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海洋科学家的研究热点。

  本次科考的顺利完成,实现了我国深海研究的重大突破,完成了我国向深海进军的历史性一步。郭世勤说,科考的圆满完成表明,中国的海洋科学考察完全能够冲出中国海,走向全世界。

  此次科学考察的成功,为我国获取了大量的矿床学和基础海洋学资料,也为我国的远洋基础研究、资源调查开发开辟了新的领域。我国,由此具备了全面研究开发海洋的实力。

  海底探宝曙光初现

  陆地上稀有的贵重金属、深海生物基因……作为人类尚未开采的处女地,深邃的深海海底蕴藏着不计其数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是一个巨大的“矿藏宝库”和“基因宝库”。因此,海底寻宝,也就成为了本次科学考察的主要任务。

  自2005年4月2日青岛港启程至今,“大洋一号” 在297天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了寻找富钴结壳矿区、获取海底热硫化物和深海生物基因样品以及海洋环境调查等三大任务。

  在太平洋洋底,科考队员采集到了大批富钴结壳样品,初步圈定了富含稀有金属钴元素的矿区,为我国向联合国申请钴开采权打下了基础。据科学家估算,大洋底蕴藏的富钴结壳矿床潜在资源量达10亿吨,钴金属含量达数百万吨。

  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科考队员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仪器设备,采集到了大量的热硫化物样品。这些富含有金、银等贵金属的热液硫化物,是目前深受国际关注的具有广阔开采前景的海底矿产资源。

  此外,科考队员还获取了大量的与热液活动有关的虾、螃蟹、海葵、多毛虫等生物基因样品,回到陆地后科学家将在实验室中进行深入研究。这些能在400摄氏度、近千个大气压的环境中生存的古老微生物,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奇观。探索这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仅将造福人类健康,更将有助于揭示生命起源之谜。从这些“耐热冠军”身上提取出耐高温、耐高压、抗病毒的深海基因,更是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本报杭州1月22日讯)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