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两会特刊1
3  4  
PDF 版
推进产业层次与城市功能“双提升”
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是中心环节
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前列
春意盎然
两会首设新闻中心
无标题
网上直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推进产业层次与城市功能“双提升”
——访温州市市长刘奇
本报记者 王 纲
  记者:刘市长,欢迎您来到市长会客厅。能否用一句话介绍温州“十五”期间最突出的成就与“十一五”期间最突出的困难?

  刘奇:我觉得,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功能的提升,既是温州“十五”期间取得突破的亮点,也是“十一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难点。换种说法,能否实现产业层次与城市功能的“双提升”,对温州来说只有两者齐头并进,才能“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筑和谐温州”,才能真正实现“一港三城”战略目标。

  记者:为何两者既是温州“十五”期间亮点,又是“十一五”期间难点?

  刘奇: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温州克难攻坚、奋勇争先的五年。体制先发优势不断弱化,资源要素制约持续增大,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温州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一个新的发展关口。

  先说产业结构问题。“十五”期间,温州加快产业结构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品牌战略,被评为全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鼓励企业外联内合、做大做强,规模企业总产值占工业经济比重由34.6%提高到62.3%。2005年,温州启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着力“以民引外”,努力推进本土经济“腾笼换鸟”,利用外资创下历史新高。但是,“低小散”格局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温州制造”,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提高竞争力,这是事关温州发展的重大课题。

  再看城市功能问题。“十五”期间,温州全面实施“百项千亿”工程,强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就是要改变温州的区位劣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城市承载力与支撑力。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开工和加快建设进度,为温州下一轮发展奠定了硬件基础,拓展了发展空间。但是,地少人多、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必将长期困扰温州的发展。

  记者:温州如何在“十一五”期间突破这两大难点?

  刘奇:一方面,以建设大温州为依托,推进区域产业合理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做大做强海洋产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努力构筑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推进中心城市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商贸型向商务型转变,通道型向枢纽型转变。

  记者:“十一五”开局之年,温州两个“提升”的着力点放在哪儿?

  刘奇:在产业提升上,进一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工业发展“12345工程”,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同时加快培育临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经济增长点。在城市功能提升上,进一步推进“百项千亿”工程,重点建设深水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 、电厂等重大工程,加快启动建设中心城区至瑞安、乐清、永嘉、洞头等地的快速交通系统。此外,开展城市建设与整治大会战,加强公共服务与管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