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新闻周刊·记录
3  4  
PDF 版
编者按
一个“小人物”的 “感恩叔叔”形象
八旬教师对“斯文”的理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绍兴一位86岁的退休教师不怕“斯文扫地”,在人们惊愕的目光中,天天风雨无阻上街捡拾破烂,以所捡之得帮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
八旬教师对“斯文”的理解
记者 季叶海 金敖生 通讯员 周能兵 文并摄
  还在新年里,天气很冷,飘着雨,退休教师吕林娟和往常一样清早出门去捡垃圾。记者见到她时,这位八旬老人系着红色围兜,撑着雨伞,正在绍兴市区步行街一家饭店门前的垃圾筒边弓身细心翻找。其神态与一般的拾荒者不同,脸上神清气爽,慈眉善目中透着几分书卷之气。

  这位老人就是捡拾废品助人的退休教师吕林娟。吕林娟从1994年6月6日那天开始至今,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凌晨起床上街去捡拾破烂,这样已有十三个年头了,其间从未间断。

  老人拣破烂并不是因为家里生计无着,子女不孝。吕林娟的五个子女个个都很有出息,也非常孝顺。她自己也有一份不错的退休工资。她捡破烂是为了那些贫困的孩子们。

  福利院孩子的“外婆”

  说起来,这还是缘于儿媳在电台主持的一档节目。

  媳妇在那档节目中说,她走进福利院,一群孤儿看见她都喊她妈妈,她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觉得这里的孩子太需要爱了,把爱的手伸向孩子们吧!吕林娟听了节目后去了一趟福利院,回家以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去捡破烂,为福利院的孩子献一份爱心。

  此后,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她就拎着个大袋子出门,沿绍兴市区延安路、鲁迅路、步行街行走,为了赶在清洁工晨扫之前,她总是走得很快。捡好破烂后,老伴用自行车帮她拉回家。她的家里差不多也成了一个装破烂的仓库,这里几个包包、那里一堆袋袋。5元、7元、3角、8角……她将拣破烂的钱和自己的积蓄,像小河的细流源源不断地资助着贫困的孩子和群众。

  她拿钱买鸡蛋、买干菜肉或其它的好菜送给福利院孩子们吃。孩子们一看见她,老远就喊着“外婆,外婆!”

  福利院有个名叫杨桂枝的孤儿,是从小被遗弃的,家人后来又找到了她,老人得知杨桂枝家里很穷后,买了一只手表,外加300元钱送给她。现在杨桂枝已在广州工作了,时常还打电话向“外婆”问好。

  一次性筷子集成柴禾

  1995年,吕林娟将自己积蓄起来的一万元钱捐给了家乡的村小学。吕林娟在救济新昌山区无钱读书的孩子时,听说当地有位叫俞华娟的老人,13岁开始瘫痪,与瞎眼父亲相依为命。父亲临死前让俞华娟也吃了安眠药。但父亲死后,俞华娟却活了下来,独自烧饭生活,现在老人年纪大了,找柴也不容易了。

  此后,吕林娟便天天注意捡拾一次性筷子,托人送去给俞华娟烧饭,直到前几年俞华娟去世。

  吕林娟经常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吃送穿,还将捡来的废布条制成敲背棒和小工艺品,送给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只要碰上她觉得应该帮的老人,都会慷慨解囊。有位83岁老人,儿子读高中时眼睛瞎了,现在还瘫在床上,吕林娟把辛苦存下的5000元钱送给了老人。

  对劳动意义的争辩

  吕林娟为自己拾荒的决定感到高兴。老人说“你不知道,那些孩子多让人惦记!我曾带着两个煮熟的鸡蛋给一位只有一只手的残疾孩子吃,可他舍不得,说有两个同伴动手术,要将鸡蛋给他们吃。多懂事的孩子!我能不爱他们吗?”

  记者问吕林娟,上街捡破烂遇到熟人是否会感到难为情?她说她不会,因为长在农村,从小劳动,觉得劳动是光荣的事。并且捡破烂是废物利用,有什么不好?有一次,在一家修车摊前捡破烂时,修车的人骂她“贼行狗脑”,但她凛然与对方评理:“请你谈谈对劳动的看法?”弄得对方哑囗无言。

  老人现在每天要花3个多小时捡破烂,回家途中,还要将一家医院门前的公共座椅擦拭一遍。

  吕林娟对人十分慷慨,对自己却很“吝啬”。为了节省煤气,一天只在中午烧一次热饭,其余两餐就吃冷的。吃的东西也非常简单,甚至吃过捡来的食品。

  碎布拼出300个提兜

  其实,爱的种子,早早就在吕林娟心里发芽了。当年,她读完师范到新昌一个偏僻贫穷的村小学教书。“那时,每月工资是100公斤谷子,我总是省着吃。村里很穷,我发现班上的许多学生连饭都没有得吃,我便将谷子分给他们,还有村里的五保老人,我也经常想办法接济他们。”

  到绍兴市区工作后,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她就给山区的孩子寄出了第一笔钱。在城里上班后,她发现,也有不少孩子家里很苦,有些甚至连早饭都吃不上。拿钱给班上那几个孩子买早点,便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退休后,她时常在缝纫店边捡些边角碎布什么的,缝成提袋兜、鞋垫等东西,仅从1991年到1993年,她就给家乡的乡亲寄去了350多个提袋兜,250多双鞋垫。她的老伴看着她缝着这些碎布角,心中十分感动,特意画幅画送给她,并题写“千针万线集弃碎为绵绣,常年累月集爱心送乡亲。”以示对她的支持。

  如今,吕林娟已是银发飘飘86岁的老人了,但是她的爱心一点也没有老,在岁月中仍然不停地拔节生长。

  用爱心抢救爱心

  有一次,吕林娟在电台听到“抢救爱心”这篇文章,豁然有悟:一个人不仅要有爱心,而且要培养他人也有爱心,这样爱心才能延续,社会才会进步。近两年,她每年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万元,将其分成5份,送给外孙外孙女,每人2000元。她对孙辈说,这钱是给你们用的,但希望你们也能向社会献点爱心。她在北大读书的外孙在印度洋海啸中捐了1000元,老人听后十分高兴。家里人也都很支持她,这让老人很满足。

  有一次她在绍兴文理学院门前捡破烂时,在学院教书的媳妇看到了,媳妇不仅没有回避,而且当着众人的面叫她“妈妈”,并帮她捡拾破烂。老人说,用一生去写一个“爱”字,值,去播洒爱,更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